0°

倚剑天下(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赞颂的是谁)

李白:诗仙的风采

李白,唐代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尊为诗仙。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俊逸,清新飘逸,气势磅礴,大气十足。他的诗歌既反映了盛唐的繁荣景象,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,表现出蔑视权贵,反抗传统束缚,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,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。他以抒情为主,善于从民歌、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,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,是屈原以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,代表中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。

倚剑天下(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下挂弓扶桑赞颂的是谁)

郭沫若先生题江油李白纪念馆的楹联,用八个字概括了李白的诗歌和人生:“酌酒花间,磨针石上,倚剑天下,挂弓扶桑”。这八个字,每四个字都对应了李白的一首诗中的句子,展现了李白的风采。

酌酒花间:诗酒风流

“酌酒花间”出自李白的《月下独酌四首·其一》中的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在月夜花丛中独自饮酒的情景,他没有朋友相伴,只有明月和自己的影子,他把明月当作知己,把影子当作友人,与之共饮。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孤独和寂寞,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,他不为世俗所累,不为名利所困,只与自然和诗酒为伴,享受着自由和快乐。

磨针石上:刻苦学习

“磨针石上”出自“只要工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的故事。这个故事出自《方舆胜览》,说的是李白小时候碰到一个老婆婆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,问她在做什么,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,李白深受感动,从此用功读书,终于成为文豪。这个故事说明了李白的刻苦学习和不屈不挠的精神,他不畏艰难,不惧困苦,不断努力,不断进步,最终成就了他的诗歌辉煌。

倚剑天下:英雄气概

“倚剑天下”出自李白的《发白马》中的“倚剑登燕然,边烽列嵯峨。”这首诗写的是李白在边塞的见闻和感受,他倚剑登上燕然山,眺望着边境的烽火,感叹着战争的残酷和民族的危亡。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英雄气概,他不畏强敌,不惧战火,不屈服于暴力,不忘国家,不负使命,他有着一颗浩然正气的心,有着一种振臂一呼的豪情,有着一种倚剑天下的气概。

挂弓扶桑:浪迹天涯

“挂弓扶桑”出自李白的《短歌行》中的“吾欲揽六龙,回车挂扶桑。”这首诗写的是李白的遐想和幻想,他想要驾驭日车,揽住六条神龙,转回东方,把车挂在扶桑树上。这首诗表达了李白的浪迹天涯,他不满足于现实,不拘泥于常规,不受限于空间,不畏惧于危险,他有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想象力,有着一种冒险探索的精神,有着一种挂弓扶桑的豪迈。

李白(公元701年-公元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又号谪仙人,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诗仙。后世将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,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,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,天宝元年(742)李白被召至长安,供奉翰林,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,在京仅两年半,就赐金放还而去。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,他的诗歌是一座宝库,他的风采是一种魅力。

「点点赞赏,手留余香」

    还没有人赞赏,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!